天下兵马谁掌握
朱元璋以武功起家,控制军队对他来说十分重要。元朝中央的军事机构是枢密院,朱元璋占领集庆(今南京)后就建立了行枢密院,后又设立了诸翼统军元帅府。不久,枢密院被废,改设大都督府,其长官为大都督,朱元璋任命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大都督府地位很重要,有权节制京师和各地的军事。大都督之下设有司马、参军、经历、都事等官。
到吴元年(1367年)后,大都督府不再设大都督,而设左右都督(正一品)为长官,以下设同知都督(从一品)、副都督(正二品)、佥都督(从二品),其下设有参议(正四品)、经历、断事官(从五品)、都事(正七品)、照磨(从七品)等官。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丞相胡惟庸因为谋反被处死,中书省被撤销,不再设丞相,与此同时大都督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改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个都督府,每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佥都督(正二品),其下设有经历司,有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等官。
五军都督府分别统领京师和全国各地的卫所军队。但是锦衣卫和其他皇帝的亲军不归五军都督府管。
明朝的军队有京军和地方的卫所军。京军又分卫所军和负有特殊任务的锦衣卫等保卫皇帝的亲军。洪武四年(1371年)京军达二十万七千八百人。明朝的军队以卫所为编制,所谓“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概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一百二十人为百户所。
在各省设有都指挥使司,与地方布政使司、按察司并称为“三司”。洪武年间,全国共有十七个都司、三百二十九个卫,还有一个留守司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
明朝的卫所士兵都是世袭的,军户世世代代当兵。每个士兵除承担军事任务外,都有一份土地,征战守卫之余耕种土地,是军饷的来源之一。所以,朱元璋曾经夸口说:“我京师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
明朝的军事制度错综复杂,每当有征讨,要由皇帝任命总兵官,调各卫所军归其指挥。打完仗以后,将领交还印信,军队又回到各个卫所。
在中央政府机构的六部中还有一个兵部。兵部是干什么的呢?兵部设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等官。兵部的职责是“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也就是说,负责选拔、任命全国都司卫所的军官,军队的训练,包括各地军队的部署、军队装备的管理等等。
如此复杂的军事系统,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以保证全部军事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乐趣网 明朝时代 官方网站: http://www.lequ.com/mcsd/
乐趣网 网页游戏平台: http://www.lequ.com/
玩游戏,找乐子,就上乐趣网!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收藏乐趣网明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