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上午10:00-12:00
哈利从吃巧克力蛙收集画片开始,慢慢长大。他先在魔法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信心和朋友,然后校长告诉他:表现真正的自我,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再后来,他凭着自己的力量发出守护神,在朋友的帮助下,通过了三强争霸赛。一系列冒险故事,一步步认识和发现自我的过程。接下来他遭遇青春期的愤怒和迷惘,头脑发热,充满愤怒。
我其实挺喜欢小天狼星的高祖菲尼亚斯爷爷,他虽然冷嘲热讽,说的话却总有一定道理:“年轻人总以为他们什么事都绝对正确。。。以为就自己有感情,有思想,就自己看到了危险。。。千万不要想方设法去了解学生们的心思。他们讨厌这么做。他们宁愿被伤心地误会。。。”青少年的确有这些矛盾混乱的心理,也往往认为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别人总在注意议论自己。最好既被人注意,又不被人议论。而且我们都经历过“没有人能够了解我”的心态。所谓“没有人能够了解我”,是“我这么独一无二,别人不可能了解我”的意思,如果有谁假装了解,我们就嘲笑他,如果有谁真正了解,我们就感到无比愤怒。呵呵。多数人都能从这些情绪中整理出一个理性的自我,迈入成年。回头想想,很有意思。
《哈利》对青少年的心理把握很准。青春期其实真的是人生相当黑暗的段落,最乖的孩子都可能在这个时期作怪,罗琳有充分的理由将它写得黑暗。
这篇文章的谈论对象是《哈利》的阴暗面,所以没有说到它积极阳光正面的内容,也没说孩子们情窦初开时的热闹。《哈利》的核心当然还是颂扬爱与友谊,坚韧与忠诚,勇敢与自我牺牲这些价值观的。这套书的黑白两面交织得恰如其分,对价值观有细致非说教的铺陈。不过一切都是为了好故事而服务,故事是编得真棒。《哈利》当然不完美,漏洞,有;文笔拖沓重复,有;偶尔的一厢情愿,也有,可它是不是好书?绝对是。
斯蒂文金(他是罗琳的粉丝)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哈利》的文章,其中说到:“这里面有魔法。孩子们最喜欢魔法,他们简直谗魔法。打从格林兄弟,安徒生那会儿就是这样,一直到老熟人爱丽丝追兔子,孩子们总是在找魔法部,而他们总找得到。”(there was the magic. It's what kids want more than anything; it's what they crave. That goes back to the Brothers Grimm,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nd good old Alice, chasing after that wascally wabbit. Kids are always looking for the Ministry of Magic, and they usually find it.)
乐趣网 魔力学堂 官方网站: http://www.lequ.com/mlxt/
乐趣网 网页游戏平台: http://www.lequ.com/
玩游戏,找乐子,就上乐趣网!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收藏乐趣网魔力学堂
上一篇:伏地魔在霍格沃茨求学
下一篇:关于格兰芬多宝剑传说